MyhotBoy同志会所导航

  • 站内搜索
img
img

> 时尚型男

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吗?中华传统价值是什么?

  • 查看次数:15,524

  • 发表时间:2020-11-30

前言

婚姻平权运动,在不同地方,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保守势力阻挠,当中比较常见的是基督教团体。较其他地方特别的是,台湾有不少人拿着「中华传统价值」当作反同婚的利器。例如反同团体中最激烈的护家盟,其代表张守一便曾大呼同婚会破坏中华文化中最传统、最重要的价值,使「孝道、礼义廉耻都没有啦!」

本文想指出的是,这些口说要捍护中华传统价值的人,才是真正不懂中华传统的人;主张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反而显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浅薄的理解,不得其核心精神。

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吗?中华传统价值是什么?

传统主义与礼教吃人

自五四运动以来,儒家思想便受到各种批评,被视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这次反同婚,可谓与之有种莫名的呼应。儒家思想经常被视为传统主义:凡传统即是好的,社会乱局都是传统被破坏所致,只要回归传统,一切问题便会解决。如此一来,传统主义者自然会反对一切社会改革。此种对儒家的印象,亦非无因,缘由大概可追溯到孔子对礼的重视。

孔子身处春秋时代,当时周室衰落,礼乐崩坏,诸侯不顾人民死活,互相攻伐,面对此景,孔子认为这一切问题都是人不知礼、不守礼所致,所以社会应该要回到传统的周礼,才会复归和谐稳定。

孔子明确表示「吾从周」,其态度与刚刚谈到的传统主义,似乎并无二致。然重礼如斯,亦导致另一个对儒家的印象:不重视个人自主。所谓的礼,乃一套指导人民生活的规矩,上至朝中之事,下至家中的衣食住行,皆有所规定,这些条文可谓「无微不至」地规定了人如何生活。从反面来说,礼扼杀了人的自主,消灭了人作自我选择的空间,无论个人多不情愿在丧礼中披麻戴孝,根据礼,还是必须戴;同样的,无论人多渴望与同性伴侣结婚,根据礼,还是不被允许这样做。

礼对自主的压抑,在鲁迅笔下,便成为了有名的「吃人的礼教」。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礼教吃掉了读书人,吃掉过女人,现在似乎又要吃掉同志了。可是,儒家思想就不过如此吗?如果孔子只是一味叫人捍卫传统礼教的话,那他与护家盟之流又有何分别呢?

孔子之为孔子

孔子作为一位思想家的伟大,当然不只在于他捍护传统,而更在于其重新理解传统,思索其意义,赋予传统新的生命。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的确,孔子说过「吾从周」,表明自己效法的对象是已分崩析离的周代,尤其是周礼,但孔子究竟是如何理解周礼的呢?根据〈阳货〉篇记载,孔子曾反问:「礼啊礼啊,难道就不过是玉帛而已吗?」(「玉帛」是当时行礼是经常用到的贵重的礼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对孔子来说,他常挂在嘴边的礼,重要的并不是礼仪的各种形式,更不是在形式之中所使用到的贵重的物品,「玉帛」这些贵重的礼品只是礼的形式之一,而绝不是礼的要义。换句话说,当孔子说要维护周代传统礼教时,表面上有如护家盟般为捍护中华五千年传统,但实际上有重大差别,因为孔子所从的周礼,从来不是周礼空洞的形式。

那么,如果礼不是玉帛这些东西的话,孔子究竟看中了礼的什么,以致他如此强调礼的价值呢?

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

在〈八佾〉篇中,孔子再次深刻反省礼的本质。孔子反问:「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遵守礼仪又有何意思呢?」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如何看礼的本质。对孔子来说,一个人如果守礼时并不带有真情实感的话,守礼的行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这也再次呼应了孔子在〈阳货〉篇的说法:礼的价值从来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按近代著名中国哲学家劳思光的说法,孔子对传统周礼,以及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便在于他的「摄礼归仁」,即以仁去理解礼的价值,以仁去作为礼的基础。

所谓的「仁」,简单来说,就是人与人(甚至后来与物)相处时的一份真情实感,它主要是一种关爱,亦可以表现为一种尊重、一种悲戚。礼的意义便在于他是这份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举例来说,当我们设立「博爱座」这个规定时,规定的意义并不在于死死守住「年轻人不可坐博爱座」这条条文,而在于规定让人们能够向有需要的他者表达心中的「关爱」。如果我们根本不关心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只是勉强守礼不使用博爱座又有何意义呢?

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吗?中华传统价值是什么?

又例如,为什么我们现在遇到人会用握手表达礼貌?这种礼仪的意义是什么?对一个真正继承孔子精神的人而言,他不会认为:「握手太大逆不道,这会破坏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回归周代揖手之礼!」反而会理解不论是揖手也好,握手又好,其实都只是如「玉帛」般的形式,真正重要的是形式背后对别人的那份尊重。因为我尊重你,我想向你表达这份尊重,所以我跟你握手。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在〈八佾〉篇,当林放问孔子「礼之本」时,孔子更明确地指出礼的意义不在于其繁文缛节。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葬与其办得体面,不如心中怀有悲戚。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孔子在面对传统价值崩坏之际,并非单纯地告诫世人千年来的周文化会毁于一旦,反而,孔子做的是重新诠释传统,追问「礼之本」,为传统注入新生命。

礼的因革损益

在「摄礼归仁」后,孔子对传统的生活秩序其实保持一个相当开放的态度,甚至认为礼的外在条文有所改变与革新并不一定有问题。在〈八佾〉篇中孔子便提到,即使是周礼其实也是继承自商礼,礼的具体规定也随着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同样的商礼也是按夏礼有所损益而来)。那么,当我们要改变礼的条文时,我们又应该根据什么原则?这当然是要以「礼之本」——仁——作为那把损益生活秩序的尺。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

在〈子罕〉篇,孔子提到了两种礼的改变。第一种是以前的人都用麻做礼帽,但后来人们都改用了丝;另一种则是在过去,人都是在堂下拜见君主,但今天则是在堂上拜见。孔子认为,即使两者都是今天大众的做法,但他只能接受前者而不能接受后者。孔子的理由是前者能减少浪费,但后者却「泰也」,是骄纵傲慢的所为。

回到仁心来讲,为什么后者的改变不能接受呢?因为这个改变已使得本来由仁心而来对君主的尊敬不再被表达,就好比有一天揖手、握手之礼变成向对方吐口水,孔子也是不能接受的。归根究底,礼可以随环境改变,但不能破坏原来的「礼之本」。如果仁心,亦即人的真情实感,不能再自然地表达,我们便不应该接受这个礼的改变。

「捍卫中华传统价值」不应是反同婚的武器

在厘清儒家所谓的「继承传统」与守礼的真正意思之后,我们便可发现所谓的「捍卫中华传统价值」根本不能成为反同婚的理由。儒家所肯定的「继承传统」,并不是把传统丝毫不动地搬过来现代。「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重新思索传统的意义,并使之能在新环境得以实现。因此,一切传统的礼都是可变之物。

正如周代的麻冕到春秋的丝冕,孔子并不反对;今天由异性婚姻到同性婚姻,这个礼的改变,护家盟凭什么说孔子就一定不能接受?这些人误以为孔子的「吾从周」就是把周朝一套搬到春秋,于是在自己「吾从中华」的时候,他们也企图重现所谓传统中华文化于今天。但这根本不解孔子思想的伟大。

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吗?中华传统价值是什么?

显然,主张「捍卫中华传统价值」的人看重的只是婚礼的形式:一男一女。这也违反了儒家对礼之所以重要的看法。孔子认为礼的要义在于当中的真情实感,而非实际的操作与条文。应该用麻冕抑或丝冕、婚礼应该是一男一女抑或不一定,这些都不是礼的本义,在面对新的环境时,礼如何实践需要改变,箇中变化的依据便是仁。只要不影响仁心的表达,礼的形式改变是没问题的。由异性婚姻到同性婚姻这个变动,又如何破坏了婚礼当中的真情实感呢?难道同性之间就不可能在婚礼时有伴侣之间的浓情蜜意与庄严承诺吗?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婚礼乎婚礼乎,一男一女生子云乎哉?

结语

儒家思想长久以来,总被人误解为迂腐守旧的传统主义,本文希望指出的是,儒家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并不在于对传统礼制的盲目跟随,儒家思想既认为「礼之本」是人的真情实感而非外在条文方,同时也容许仁心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礼的规定。

笔者亦希望今日开口闭口「捍卫传统中华文化」的反同人士,好好反省何谓真正的继承中华传统。一如孔子所为,真正的继承传统在于对传统的重新诠释,使旧秩序在新环境有新的活力,让人们可以在新的社会中最恰当地表现「仁心」,而非如他们般画地为牢,固步自封。人而不仁,如礼何?

本文来自大风号

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吗?中华传统价值是什么?

同性婚姻会令中华文化毁于一旦吗?中华传统价值是什么?


Line
wechat

站长微信

非广告合作请勿添加,微信上不作任何技师与会所的推荐!

Line
wechat

站长微信2

非广告合作请勿添加,微信上不作任何技师与会所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