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hotBoy同志会所导航

  • 站内搜索
img
img

> 娱乐画报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 查看次数:11,588

  • 发表时间:2021-9-8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这是一篇正经科普文

有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特殊孩子”,他们的父母要么全是女人,要么全是男人,因为他们是同性恋家庭养大的。许多人认为同性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会对孩子的性取向造成影响。但是,事实真的是人们说的这样吗?

近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多国多地区同志婚姻平权法案的推动或呼声越来越浮出社会,性少数族群的权利再度受到关注,而某部分的讨论聚焦于同志双亲生育和领养小孩的议题。有一定比例的人(包括性少数族群中的一部分人)即使支持同性婚姻,但对同志家庭抚养下一代的议题却持保留态度,担心这样的家庭结构不利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

目前最常见的5个对同性家庭的疑虑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一、同志家庭的子女,在个人心理发展上会不会有问题?

维吉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帕德森(Charlotte Patterson)分别于1992年与2013年发表学术论文[2][3],回顾自1980年代起的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同性双亲与异性双亲的子女,在个人心理发展、性别发展、社会关系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该报告中提及的心理发展层面广泛,包括自尊感、自我概念、忧郁症状、焦虑、道德发展、偏差行为、药毒使用、学校适应、智力等等。(「性别发展」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留待第二点与第三点):

事实上,甚至有部分研究显示:同性双亲的子女在某些发展向度上更优于一般家庭的子女。美国全国女同志家庭长期研究(National Longitudinal Lesbian Family Study,NLLFS)就发表过类似的结果。NLLFS从1980年代开始追踪一群女同志家庭的子女发展,是目前在相关议题上最长期、规模最大的研究专案。在研究团队发表的众多论文中,有一篇发表于2010年的研究[4]发现,同志母亲的青少年子女在社会、学校/课业、整体能力上都高于一般父母家庭中的子女,而且较少出现社交问题、常规破坏、攻击性、行为问题(externalizing problems)。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研究支持,心理学家也不敢根据少数结果,妄下「同性双亲家庭优于异性双亲家庭」的结论。负责任的研究者多半会采用比较保守的说法——同性家庭的子女「至少与异性家庭子女发展适应得一样好」。这种谨慎的态度在讨论有重大影响的社会议题时尤为重要,切忌根据少数个案过度类化,或是引用少数不严谨的文献做出不当结论。这点留待本文第四点讨论。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二、同志家庭的子女,在性别发展上会不会有问题?

性别发展可以从3个面向来讨论: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性别认同 (sexual/gender identity)、性别相关行为(gendered behavior)。性倾向是指个体在生理上是受到哪个性别吸引。性别认同是指个体认定自己是男性或女性、异性恋或非异性恋。研究显示,同志双亲与异性父母的小孩在这些向度上没有差异。

尤其一般认为,性倾向受到生理机制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更不容易随着收养与否而改变。换句话说,所谓「小孩被同志收养就会从异性恋变成同性恋」的担忧,是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的。

性别相关行为(或称「性别角色行为」,sex/gender role behavior),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与社会中常见的男/女行为一致。派德森所回顾的文献一致地指出同志家庭与异性家庭的子女在这个向度上也没有差异。不过亦有研究显示,同志家庭的儿童在游戏时,比较不会落入传统性别分化的窠臼里(例如:女孩一定要扮家家,男孩一定要玩工具组;女孩一定怕脏,男孩一定喜欢推挤打闹)。

这个「不落窠臼」的研究,有时会被误读为「同志家庭的孩子会变得男不男、女不女」。但事实上,该研究反映的是同志家庭的孩子对性别的理解比较不僵化。试想:家里有个贴心会照顾人的暖男儿子,或是有个像《勇敢传说》(Brave)里梅莉妲公主那样敢于接受挑战的女儿,难道不好吗?

再者,对「性别相关行为」这件事情的担忧本身其实已经反映了性别偏见——我们已经预设了男孩/女孩一定要有某种行为气质才正常,可是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刻板印象,阴柔的男孩与阳刚的女孩本身并没有问题。重要的不是孩子们看起来像不像典型的男孩或女孩,而是他们能不能拥抱自己真实的性倾向与气质。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气质本身并不会伤害孩子们,会伤害他们的是歧视以及二元对立的男女角色观点。

心理学家二十多年前就提出:抛弃性别角色二元对立观有助于建立更平等的社会,实证研究也发现,同时具备传统男性与女性角色特质的孩童(androgyny)通常有比较正向的发展,例如较佳的心理健康、较高的自尊感、较少的性别歧视思维等。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三、同志家庭的小孩会不会容易被欺负?

同志家庭的小孩的确会听到同侪用负面语句取笑、评论自己的家长,但整体而言,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关系(与家人的关系、同侪关系、在同侪间受欢迎的程度、是否受到欺凌等)仍然与异性恋家庭的小孩无异。虽然我们直觉上可能觉得,来自这么不一样的家庭,必定不利其同侪关系,但同性双亲子女的发展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个假设。

可能的原因是,异性双亲家庭的孩子也因为其他理由受到相似程度的欺凌(例如: 身材、外貌、课业、社交技巧、家庭社经地位等等),这表示孩子们会因为各种因素被欺负,不管来自同性恋或异性恋双亲的家庭。所以,重要的是改变歧视的文化,而不是因为担心歧视就剥夺孩子被同性双亲抚养的权利。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四、但我听说过同志家庭的小孩在发展上出了问题,甚至还看过一个支持这种说法的研究报告。我要如何理解这些矛盾的资讯?

这边要回到上面说的「切忌根据少数个案过度类化,或是引用少数不严谨的文献做出不当结论」。

最近有一个有名的个案常被拿来用作反对同性双亲收养孩子的例证。范达娜(Millie Fontana)被两位同性恋母亲收养,但她说她总是很渴望生命里有父亲(不过根据这段影片,除了这点之外我们并不清楚她是否遭遇到其他发展上的困难) 。然而,只看个案的缺点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反方可以找到范达娜这样的个案,但正方也能找到沃尔斯(Zach Walhs)[9]这样的例子——一个被两位同志母亲抚养长大,并以此为傲、支持同婚家庭的青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个案理解个别差异,但关于收养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是好是坏,仍然应该根据多方研究资料定论,而不能只依赖个案。

另外,是关于文献引用的严谨度。2012年,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社会系副教授瑞格能瑞斯(Mark Regnerus)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同性家庭孩子在多个发展面向上表现都劣于异性恋双亲家庭。这篇文献常被反对同婚的团体引用,认为同志双亲会养出发展偏差的孩子。但该研究已经被许多著名学者批判过,称之为不负责任的差劲研究。其影响之广,甚至有人成立网站,专门探讨这个研究的问题。

该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拿不对等的家庭样本作比较。研究中的异性恋家庭样本全部都是结构稳固的家庭(双亲从孩子出生到进行研究时持续保持婚姻关系;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则不纳入该组样本),但同性家庭却采用非常宽广的定义——只要这个受试者的生父母或养父母在其儿童时期有过同性伴侣,不论该受试者是否与其同性恋父母同住、或是其同住家庭有无经历过离婚、再婚等家庭结构的改变,一律归入「同性家庭小孩组」。

前面提过,稳定的环境是良好成长的关键。当这个研究的异性家庭样本已经先排除了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时,所看到的结果自然会比较正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并不是说异性恋家庭的离婚率比较低、家庭关系比较好,而是作者已经选择性地把可能不利的样本排除)。

反对同婚的团体往往引用这则不严谨的研究结果(有时加上数则相关文献辅以不精确的解读),做出「同志家庭对儿少发展有害」的耸动结论。但回头看看那些详读过去二、三十年文献资料的学者们,尽管看到了2010年NLLFS 那样有利于同志平权的报告,也不敢因为自己的立场,随便做出「同志家庭对儿少发展有益」的结论。这种态度是所有人在引用资料的时候都应该学习的。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五、上面这些结果来自欧美先进国家,所以小孩受到的压力没这么大。亚洲国际或地区的社会可能没这么成熟,所以是否应该多给一点时间,准备好了再开放领养?

上述研究虽然来自欧美,但涵盖了自1980年代一直到最近几年的研究。欧美同志的处境在80、90年代是相当艰困的,但即便是当时的研究报告,也多显示同志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上与他人无异。有一个可能是社会地位较好的同志伴侣才会去领养小孩,也才领养得到,所以他们有比较多心理社会资源能提供孩子支持,抵抗不利的大环境。同志家庭的收养若在亚洲国家或地区开放,有机会依循这些欧美国家的轨迹。

此外,在亚洲多地现行体制下,收养家庭必须经过评估,确保出养的孩子能进入一个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相较于让孩子留在人力资源相对稀少的育幼机构,让孩子进入一个有双亲的环境,或可提供孩子更多照顾。毕竟,如同美国儿科学会所强调,会影响孩子成长的是环境的稳定度与友善性、以及资源的充足度,而非父母的性别或性倾向。

因此,若大多数的民众对同性恋已有一定程度的接纳,那么不管是站在同志父母权利观点或是儿少福利观点,开放领养似乎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这一点也是国内专家学者这几年努力想与社会沟通的重点。当然,同时社会也要继续努力消除对同志家庭的歧视,并在领养机制上对同性与异性领养家庭审慎把关。当异性家庭与同志家庭开始接触,我们就有机会用实际的了解来取代想像出来的偏见。

以上提及的研究包括质化与量化报告,资料来源包括儿童青少年自我报告、父母报告、他人观察、同侪报告等,资料收集方式有单一时间点收集也有长期追踪调查,并不乏使用具全国代表性样本之研究。综观这些研究,整体而言,同志家庭与异性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结果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同志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吗?


Line
wechat

站长微信

非广告合作请勿添加,微信上不作任何技师与会所的推荐!

Line
wechat

站长微信2

非广告合作请勿添加,微信上不作任何技师与会所的推荐!